400 110 1177
部分案例 最新动态 时事热点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政策法规 视频资讯 老将出马
站内搜索
当前位置:服务中心 > 信息资讯 >老有所乐 >一群老人在舞台上传播快乐

一群老人在舞台上传播快乐

来源:    类别:老有所乐    浏览量:...    更新日期:2015-12-12
导读:一群退休老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凑到了一起,组成了风韵艺术团。没有专业的训练,没有高端的乐器,有的是一腔对生活的热爱、对音乐的激情。

  舞台,对许多人来说意味着光鲜亮丽;演出,对许多人来说意味着荣耀名誉;青春,对许多人来说意味着转瞬即逝。而对于风韵艺术团的20名退休老人来说,舞台是宣传知识的阵地,演出是传播快乐的途径,青春是绵延不断的活力。

 

  2011年11底,一群退休老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凑到了一起,组成了风韵艺术团。没有专业的训练,没有高端的乐器,有的是一腔对生活的热爱、对音乐的激情。作为艺术团的“创始人”,66岁的邱有松感觉“压力”很大。“第一场演出,心里很是紧张。”他告诉记者,首次亮相,观众反应好不好非常关键,直接影响到团员们的信心。“一定要演好。”邱有松暗暗地下决心。回想当时的情景,他仍记忆犹新,舞台下是黑压压的观众,每一个节目结束,都能听到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,邱有松感到十分开心,也很是欣慰。对他来说,对风韵艺术团来说,掌声就是最大的肯定和支持。

 

  在风韵艺术团里,年纪最大的71岁,最小的也有54岁,平均年龄60多岁。这么一群老人,在大多数人眼里,他们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,空闲时散散步、晒晒太阳。可他们,却选择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,走出小家,融入大家,为街头巷尾、乡村田野带去歌声、笑声。

 

  到2012年底,老人们前前后后共表演了36场,足迹遍布龙南、城北、道太、兰巨等14个乡镇(街道)。61岁的黄伟芳告诉记者,她最害怕的就是“山路十八弯”。因为黄伟芳会晕车,所以每次去路程较远、路况较差的村里时,她中途总要吐个翻江倒海。前不久艺术团去屏南镇南溪口村表演,黄伟芳就吐得脸色苍白。她笑着说:“虽然有时候坐车比较难受,可我还是喜欢和伙伴们一起给大家表演。”黄伟芳的“拿手好戏”是唱双簧,表情需十分丰富才能逗乐观众,所以她只要一走上舞台,就把晕车的不适抛到一边,惟妙惟肖地开始表演了。

 

  每一场演出,基本有15个节目,甚至更多。而这些节目中,不少是以当地方言编写的,创作者就是邱有松。他告诉记者,用方言表演,好处是能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听得懂,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。邱有松拿出一张纸,是一首名为《快活老人》的顺口溜,纸张显得比较旧,有好多修改和粘贴的痕迹。邱有松对记者说,他手中的纸张算是“通稿”,每到一处地方,他会根据当地实际或是宣传主题再进行临时修改,纸张由最初的50厘米长增加到近1米。说起创作灵感,邱有松说,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突然想到歌词,即使半夜三更,也会爬起来记录下来。“我们年纪大了,要是不马上写下来,第二天就会忘记。”在艺术团里,老人们的记性都不算好,但台词却都记得滚瓜烂熟,记者询问原因,他们说:“没什么巧办法,只是烧菜做饭、走路骑车时嘴里都念叨着。”

 

  “天气热时,满头大汗,天气冷时,感冒头痛。”团员徐川华笑着说,这是他们在暑期和冬季的演出体会。2012年2月份,徐川华抱着“试试看”的心态加入了风韵艺术团。有时候去乡村演出,晚上11时才能回家,累是累,但她说:“有些村民孤身在家,子女外出打工,家里冷冷清清的,有了我们的表演,村子里一下热闹了起来,大伙可高兴了,这也让我找到了成就感。”

 

  家人的支持,团员的配合,让风韵艺术团的每一个人坚持了下来,他们用一场场精彩的演出,为群众送去党的十八大精神、法律知识和欢声笑语,也演绎着他们另一番“青春活力”。2013年,各地预约演出已达10多场。邱有松说:“我们的口号就是‘乐当党的宣传员’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欢乐。”

分享到:
更多 ->
 
 
3.21.21.209